1、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—50千米的高空。
2、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,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。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,把其分为两个原子,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。臭氧分子不稳定,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,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,如此产生臭氧层。
3、虽然臭氧层是保护生物不受紫外线侵袭的“伙伴”,但是臭氧本身有极强的氧化作用,对于生物来说是有害的“敌人”。人类如果吸入高浓度臭氧的话,气管和肺会立刻糜烂。也就是说,臭氧层形成之初的地表附近,不仅紫外线强烈,臭氧浓度也很高,对于生物来说是十分危险的环境。显然,那时的陆地上尚未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。氧气浓度再一次爆发式上升是距今6亿年前,这可能也是前寒武纪数次出现大冰期的原因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常识花园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